采樣一線顯擔當
一聲令下,我院300名核酸采集人員挺步向前,年齡從21歲至52歲不等,在她們當中有的是護士長,有的是幾個月嬰兒或是兩個孩子的媽媽......但她們毫無怨言、義無反顧。

凌晨五點,第一縷晨光剛射穿黑暗,采集人員已開始奔赴城區65個核酸采集點,不會開車的同事選擇跑步、騎車,會開車的同事選擇就近去接同事......,大家克服種種困難,懷著共同的目標和心愿——完成數十萬余人的咽拭子采集工作,為這座城抗擊疫情加油助力。

這注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。他們從凌晨5點開始準備至中午12點結束,中途不休息且輾轉各學校采集核酸的艱辛,始終保持高度的熱情及和藹可親的服務態度:撕開采集棒、抬手、采集,將采集棒頭部折斷至試管內、拭子桿丟棄至醫療垃圾袋內、旋緊管蓋、手消毒、采集完畢酒精噴灑消毒,伴隨著時而主動蹲下、時而弓下身子、時而探著腦袋認真采集,防護面屏上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霧水,而這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,一天下來我們的采集人員不止要重復數千次,手指麻木、肩膀酸痛、胳膊抬不起來,還有的采集人員由于手在橡膠手套里長時間被汗水浸漬,布滿觸目驚心的紅疹,一碰都是刺痛感。

她們不懼風雨,不怕困難,雖然連續七八個小時沒有喝到一口水,但是只要想到能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貢獻,她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無窮的力量!

經過5月8日、10日兩天的鏖戰,300名核酸采樣人員圓滿完成了三、四輪全員核酸采樣工作,充分彰顯了我院醫務人員的果敢、堅定和剛強。
核酸檢測加速度
每名采集人員都在和時間賽跑,核酸檢測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環。我院檢驗科除了肩負縣全員核酸的任務,還承擔著醫院24小時4批次的核酸檢測,工作量可想而知。

PCR實驗室工作人員常常是夜班之后白天繼續奮戰,但大家沒有半點怨言,反而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了對抗疲勞的方法。

試劑配制、標本處理、核酸提取、基因擴增到出結果,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,一系列操作下來往往都是第二天清晨五六點,當他們從實驗室里走出的那一刻,眼前迷乎了,手臂僵直了,脫防護服的手還在顫抖,伸展下筋骨,回到辦公室匯總、反饋檢測結果。


我們收到的檢測報告雖只有簡單的“陰性”兩個字,但這兩字的背后,卻凝聚了他們無數的汗水和艱辛。

作為疫情防控的“幕后人”,也是離病毒最近的檢驗人,他們每天都在加班加點、爭分奪秒、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,為疫情防控精準施策提供堅實有力的數據支持,他們是疫情防控最可敬可愛的人!
有召必應,使命必達。白衣執甲,逆風前行?h城區六個街道第三、四輪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在院黨委的高度重視和統一協調調度下,各組無縫銜接、配合默契、流程合理、物資保障到位,充分彰顯了唐醫人認真細致的專業素養和勇挑重擔的奉獻精神。
每一次黨和人民的呼喚,唐醫人都無畏無懼、勇挑重擔,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,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疫城墻。
宣傳科